陸軍防化學院
陸軍防化學院始建于1950年,是我國唯一一所培養核生化防護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,主要面向全軍培養防化軍官和軍士,承擔國家核生化人才培養任務,被譽為“防化兵搖籃”。
學院堅持“面向戰場、面向部隊、面向未來”的辦學方向,堅持“服務軍隊核生化防護、服務國家核生化安全”的辦學宗旨,堅持“政治建校、特色立校、改革強校、內涵發展、融合育人”的辦學理念,為國家和軍隊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專業化新型防化人才,是全軍防化人才培養基地、軍隊防化理論與實踐創新基地、國家和軍隊核生化應急技術支持中心、國際核生化安全交流窗口。
學院現有以軍事學、工學為主的核生化防護特色學科專業體系,開設有防化分隊指揮、煙火分隊指揮、輻射防護與核安全、生物技術、化學、裝備保障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,防化檢驗技術、防化裝備維修、工程核生化防護保障等3個??茖I,擁有3個軍隊重點學科、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、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。
空軍勤務學院
空軍勤務學院始建于1954年,是一所集空軍后勤與裝備指揮、技術、管理于一體,覆蓋軍事學、工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等多學科的高等軍事院校,是全軍唯一一所體系化培養航空勤務保障人才的專門院校。學院主要面向空軍航空兵場站戰勤、航材、軍需、油料、運輸投送等專業崗位,承擔航空勤務技術與指揮生長軍官、現職軍官及相關專業軍士培養任務。
學院擁有教授、副教授近200名,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5人、中國科協“求是”獎獲得者1人、教育部教學指導專家4人、軍隊學科拔尖人才2人、國家行業專家組成員25人、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1人。近年來,承擔國防科技、軍事科研等計劃項目120余項,獲軍內科學技術成果獎50余項。
學院總占地面積約3300畝,建有軍隊重點實驗室2個、多媒體教室111個、多功能研討教室3個、語音教室4個、實驗室82個、圖書館現藏書39萬冊、數字圖書資源總量約100TB,建有20個特色數據庫、10個學科網站。
武警后勤學院
武警后勤學院組建于1984年,前身為武警衛生學校,2000年升格為武警醫學院,2011年將原武警工程學院“三系一刊”整體并入,組建武警后勤學院。
2017年7月,學院由學歷教育院校調整為初級任職教育院校,主要面向武警部隊培養后勤和裝備保障崗位警官和文職人員,以及衛生勤務、保密檔案、文化影視管理等專業警士。初步形成以后裝保障初級指揮人才升級培訓和崗位任職培訓為主體,研究生教育和警士職業技術教育為兩翼,文職人員培訓為拓展,其他任職培訓為補充的基本格局。
學院建有智慧教室和后勤指揮、營房保障、衛生勤務等各類實驗室,教學科研儀器設備1.6萬件(臺),建有綜合球場、射擊館、軍訓館、體訓館、游泳館、器械訓練場等14個專業訓練場地(館)。圖書館引進CNKI中文全文數據庫平臺,內含10個數據庫,目前館藏中外文紙質圖書30萬冊,電子圖書130萬冊,電子資源總量70TB。
閱讀更多信息 請掃描二維碼
“軍校招生”公眾號
(徐照祎、曹玉、晁晨光、李思遠整理)